依托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精品培训课程开发项目
2020-01-10
来源:浩睿咨询
新一轮电力改革正在深化,电网企业走向更为开放的市场,并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服务面最广、与客户打交道最直接的供电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业务,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更好地提升供电服务能力。这对供电所各层级、各岗位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符合“全能型”供电所员工特性的培训课程却寥寥无几。那么如何开发出符合“全能型”供电所员工需求的课程?睿知学院有了解决思路。
一、怎么做才有亮点?
(一)内容从课程对象来,成果回源受检;
(二)任务型辅导式开发,项目制管理推进;
(三)“1+1”人员配置模式,课程实用得保障。
二、具体怎么操作?
(一)开展需求调研,汇需求
采用电子调研、典型代表访谈等形式,对课程对象进行需求调研,了解相关专业现有课程模块及内容需求,确保课程开发实效性。
(二)统一开发格式,建标准
通过制定规范的课程开发流程、模块、资料(含课程大纲、讲师手册、学员手册及课程PPT)等,完善课程研发资料,方便后期课程调整,满足学习群体需求。
(三)研制课程结构,定内容
根据各专业现有政策文件、专业知识要点,使用向上关联、向下关联、横关联的逻辑结构,采用SAM敏捷课程开发技术、典型经验萃取课程开发技术进行“骨架”搭建、“血肉”填充。
(四)完善资料建设,出成果
秉承“一课四料”原则,对课程进行PPT制作、学员手册、讲师手册进行制作,并进行优化完善,达到“一课一精品”的项目标准。
三、有什么保障措施?
(一)系统化课程内容规划,保障课程整体与个性
根据课程安排及特点,对主题进行体系化设计,比如技术技能类的为“术系列”,管理方法类的为“法系列”,经验萃取提升类的为“道系列”,达到各有特色,合为系统。
(二)辅导式课程开发模式,提升内训师综合能力
从课程开发内容确定到资料制作,实行辅导式自主开发模式,确保内训师课程开发技能提升。开发完成后,组织授课技巧培训,提升内训师授课能力,使“静态”内容与“动态”授课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
(三)项目制管理开发进度,确保开发进度与质量
在项目管理方面,实行项目制工作任务推进,课程开发小组自定任务、理节奏,项目组进行总体把控。另外,对课程结构、逻辑、用语、内容等要素进行交叉检查、互提建议,项目组按照统一性原则对课程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本文于2018年发布)
免责声明:
1、培训管理者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