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企业内训师的培养搞成 “大跃进运动”
2020-01-11
来源:顾杰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看到名字就吓一跳,叫做“处处有微课,穷其一生做不完”,大概意思就是人人都应该做微课,身边处处都是素材,天天做日日做,活到老做到死。
这个观点貌似挺正面的,强调人人分享,知识流转,基本上在学习圈内大家好像也都达成了这种默契和共识。
但是最近连续有好几个客户在与凯洛格进行《VTTT企业赋能训练》的需求洽谈中,都会一致提及的几个问题让我有了“警惕的反思”:
“2天时间能产出几门课程?”
“每个学员经历一个月的辅导期可以完成几门课程?”
“最后能产出几种不同形式的微课程?”
“会教学员几种制作微课程的工具?”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很多人都一致的在某个方向上思考时,也许我们更需要冷静而理性的去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
因此我突然间联想到另外一句俗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后,越看越像文首的那篇文章标题,越想就越不对劲。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为实现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摘自百度百科)
记得在2015年,国内某知名大型民营综合金融集团就在内部发起了培训微课化的“大运动”,给每个业务板块下单量化任务指标,几个月的时间要求基于原有传统课程,将其转化为几百至数千门不等的微课。时间紧,任务重,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任务的数量是一定可以完成的,但是其中有多少才是“好钢”呢?据说两年后的今天,当时大量“废钢”对于员工学习质量及学习热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中,很难解决。
所以在企业内部的经验沉淀和知识传递的这件事儿上,数量产出绝对不应该是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甚至都不应该作为评价标准,即使要算,也应该是“有质量的数量产出”,关键是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而质量是该怎么去理解?
•形式?
•趣味?
•时效?
•内容?
“最后能产出几种不同形式的微课程?”“会教学员几种制作微课程的工具?”这两个问题显然貌似是关注质量的,认为好的课程是由制作工具决定的,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
但是运用我们《关键逻辑》课程的思考模式去探究,会发现这个根本就是个误论,根本就不是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从结果出发去思考,让学员有价值的收获才是最根本的核心,所以其内容才是关键问题。
在VUCA时代,企业内部经验沉淀和知识分享的挑战,经过我们的探究大致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我们在《VTTT企业赋能训练》中,抛开那些所谓的工具,把它们放到最后,更多的时间和比重关注在应对以上挑战下的经验和知识内容的提炼和萃取,并且尽量做到简单易行傻瓜化。
因为只有保证内容质量下的课程数量的追求,才是一场“进步的运动”,而不是劳民伤财的“大跃进”。(本文于2017年发布)
免责声明:
1、培训管理者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