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选、育、用”培训机制构建内训师队伍
2021-03-03
来源:《管理观察》
摘要:在现代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内训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构建卓越的内训师队伍,才能提升教育培训效果,推进企业发展。对此,文章首先对企业内训师产生的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对内训师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并以“选、育、用”培训机制为关键,对高素质企业内训师队伍的构建方式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企业内训师 体系建设 混合型培训模式 课程开发
很多知名的大型企业都有自身的培训教育中心,教育中心配置高素质内训师,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教育,能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构建企业内训师队伍,不仅有利于减少外出培训费用支出,同时还能为企业内训师创造出职业提升道路,成为企业专业专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因此,对企业高素质内训师队伍的构建方式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1]。
1.企业内训师产生的背景
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人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教育又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是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挖掘员工工作潜能的主要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自主地投入重金组织员工培训,在培训教育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培训机制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企业培训实际需要,积极构建企业内训师队伍,并加强内部课程开发,内训师在企业内部知识经验的提炼和开发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企业内训师的优势
内训师是企业专业知识的载体以及传播者,其不仅是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者,同时也能为知识的累积和传播提供推动作用。在企业员工中,内训师属于企业骨干队伍,内训师的主要任务是对自身工作业务的开发、对培训课程开发以及工作岗位业务实践方式研究,通过总结工作实践经验,制作操作手册、编写典型案例,其工作过程其实是企业隐含知识的创造过程。内训师是企业业务资深人员,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学员的基础情况比较了解,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因此,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提炼出企业隐含知识,并根据企业员工实际情况快速传播隐含知识。与外部培训师相比,内训师对于企业内部了解程度较深,而且具有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因此,更能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为普通员工树立榜样作用,提升教育培训效果,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教育培训费用支出,内训师队伍构建已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培训体系的关键内容。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安全以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具有很大关联。综合考虑内训师对于企业内部的特殊影响以及对于企业培训的重要作用,要求内训师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扎实的专业技术以及职业操作技能,并且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骨干人员;二是对于本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热爱企业、恪尽职守;三是热爱内训工作,能在实践中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丰富内训课程,关爱企业员工;四是具备知识传授经验,能耐心、认真地辅导企业员工,具有亲和的语言表达方式,能积极参加内训师培训教育,并且通过相关考核。
3.健全“选、育、用”培训机制,构建高素质的内训师队伍
3.1选择
对于企业内训师以及教育培训内容,可以分为若干等级,比如,对于内训师,可以将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几个等级,同时,有些企业自身产业链比较特色,对此,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对内训师级别进行细分,细化内训师管理制度。在上述3个级别中,在初级内训师日常工作中,主要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培训课程强调通用和素质教育;在中级内训师日常工作中,要求能讲授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知识;在高级内训师日常工作中,要求能对管理层讲授管理类、战略类课程,能参与培养内部讲师队伍的教学任务。内训师级别的划分,除了以上等级基准条件外,还要考虑内部资格要求、授课资历要求、课时达标要求、课程开发能力等具体要求。综合上述基本条件指标外,还可以通过课后考试、课堂表现、课程开发等维度进行能力条件认证考评,制定出符合企业特色的内训师分级评审认证标准。在内训师选择
免责声明:
1、培训管理者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