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的期望是什么?最后现场引导团队和管理层共创出来的文化有个别字眼有差异,但都是团队自己梳理出来的,大家都非常认可。后来业务部门专门请供应商把这次工作坊梳理出来的关键词和LOGO做了设计,印在衣服上,我觉得也特别开心。
工作坊结束后,资深经理们表示,他们参加过很多这样的会议,来的时候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会议,老板希望听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做完之后觉得这个战略目标是我认可的,自己也被激发了,愿意回去带着团队努力干。BU负责人和整个管理层对工作坊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超出预期,还专门发了邮件表示感谢。
现在回头再看这个案例,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其实引导特别花时间,学员要有相当一个过程才能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老大的期望又多,时间压力大就会牺牲产出的颗粒度,如果有机会,可以多沟通澄清产出,管理期望,尽可能更多聚焦问题,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深度。
您觉得定制化的难点在哪里?
第一是如何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
举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前段时间收到需求是要做一个在线引导活动设计的工作坊,对象是销售和市场团队。因为那段时间我特别忙就把需求分包给了同事。
刚开始业务团队提出的需求是学学Zoom功能,怎么美颜,怎么分组等等,同事把这个当做培训内容的主体。到快要培训时,我去关心这个培训准备的情况时,听了这个内容设计之后心里就感到发虚,因为这个需求15分钟就能学会的。
我紧急组织调研了业务团队,他们期望这场培训帮助业务实现哪些改变?或者这场培训帮助在线活动发生什么改变?调研结果几乎都是怎么提升在线活动有效性、互动性和参与度。这个需求肯定不能和前面的使用功能划等号。于是我们又重新花了很多时间沟通挖掘每个人的需求后,重新做了培训设计。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客户提出的需求都不一定是真的,需要你去鉴别。不仅要听他们(客户)想要什么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听(问)通过培训他们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改变什么,实现什么。
第二是有能力根据需求给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每个商业团队都有各种层级,每个层级都会从他的视角和判断,都会有他们的问题和挑战。我综合听取各层观点后,会找出一个综合效能最优的培训方案,既满足管理层的最大期待,又满足目标学员的提升需求。有时候管理者说的他想要的未必是真正准确的、全面的,需要我们有咨询顾问的能力,深挖关键需求,提出观点,形成培训(学习项目)解决方案的能力。
您觉得客户导向需要的品质和能力是什么?
熟悉客户,对显性或隐性的需求都有敏感度,倾听和提问,提供个性解决方案的能力都需要具备。同时在专业上,要会培训、会引导、会教练,组织发展、绩效改进领域方面也都需要一定功底。
除了以上硬技能软实力,开放心态是最重要的。
疫情期间我做了大大小小很多工作坊。工作了很多年,一直都在业务前端或服务于业务端,永远都处在不断了解业务,了解学员的过程中。他们在想什么,痛点是什么,永远要保持好奇心,开放心态,不能想当然。要了解真实信息,也不能只在临到培训才去了解这些,说要做培训了我才来问你些问题,很多时候有价值的信息我都是通过参加他们日常会议得到的。
开放心态不仅表现在调研上,培训管理者对自己的专业也要持开放心态或者空杯心态。很多讲师觉得自己是专业的,我是对的,我的东西是最好的,实际上不是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日新月异变化的现在,很难有人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未来的不确定问题。一定要以开放心态去听各方建议和意见,这背后是对方在表达诉求。客户提出各种你觉得不合理不专业的诉求,在我看来都是合情合理的,即便说你方案太好,背后也表明他的一个诉求没被满足。
开放心态还表现在不受资源的局限,讲师当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整合不同资源。我们内外部有这么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务管理者,还有客户方的,就看你怎么整合到解决方案里为你所用。作为培训专家可能输入的是专业有效的框架流程和理论知识,整合了更多各层级各方向专家资源后,培训方案的丰满度和实战性将会大大提高。
谈谈您的教育观?作为一位讲师,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员应秉持怎样的心态?
我推崇所有培训老师要抱着一颗务实帮助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