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电网运行信息系统复杂、信息技术人员培训规模大的问题,提出基于仿真虚拟化技术和培训业务自动化管理技术,利用ITSS服务四要素方法论规划实现创新的软件定义培训模式;并对软件定义培训框架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描述,结合实际案例,对软件定义培训和ITSS四要素在培训业务支撑过程、支撑技术系统和课件管理的自动化能力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PPTR 仿真虚拟化 服务自动化 业务编排
1.引言
电网实际运行的信息技术系统复杂,同时信息技术人员所在的地理位置覆盖广,要实现一个覆盖广且与显示系统具有极高相似性的培训,十分困难,且成本巨大。如何对电网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资源供应进行改进,从而优化培训业务,为电网各级信息技术主管所普遍关注。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通过总结服务业务本质特征,形成了“人员(People)、过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资源(Resource),PPTR”服务要素方法论。通过对一个服务性质的业务上述能力四要素进行持续管理改进,便可以对该业务持续优化改进。电网行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可以利用上述方法论进行持续优化改进,还可以利用ITSS基础理论对电网信息技术培训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撑。
2.基于ITSS对电网信息技术培训业务的分析
2.1 面临问题及优化方法
电网信息技术培训业务开展中面临两个主要矛盾:
(1)培训实验环境、现网信息系统之间的技术差异与培训从实战出发之间的矛盾;
(2)可用培训资源与需要参训人员的数量、地理位置等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
按照ITSS四要素理论,对上述矛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形成的改进优化建议如下:
(1)过程管理(P):针对培训业的管理过程进行重构,从以往的线下组织、管理和评估的模式,逐步过渡为线上预约、在线资源调度、自助管理等为特征的线上过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参训人员由于时空限制参训困难问题,极大地拓展培训覆盖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2)人员管理方面(P):针对人员培训能动性,建立人员技术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人员培训效果的评估纳入广义的电网信息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与上述线上过程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人员与过程整合的培训业务运营体系。
(3)资源管理方面(R):在资源池基础上,通过培训课件设计和配置,建立与现网环境保持机构一致性的可重用培训课件库,从而实现“一次配置,多课可用”,并可以在现网环境变更后,通过版本变更管理,保证课件与现网环境的持续一致性,解决传统培训实验环境与现网环境差异较大的问题。
(4)技术管理方面(T):在技术管理领域,将虚拟化技术引入培训实验环境,以提升培训环境中各类信息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应用弹性和可访问性;通过仿真虚拟化技术,建立信息技术虚拟化培训资源池。
(5)自动化整合方面(A):于前述线上过程管理体系和虚拟化培训资源池技术管理,引入自动化管理技术,建立培训资源的整合调度能力和自动化培训管理的技术和过程一体化基础。
2.2 依据优化方法形成的“软件定义培训”框架
基于前述“PPTRA”理念建立的培训管理体系,被称为“软件定义培训”体系,其框架如图1所示。软件定义培训框架中描述的核心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三个“2”:
(1)“2”类仿真技术平台。虚拟化仿真技术平台用于实现信息技术设备虚拟化(网络设备虚拟化、主机设备虚拟化、存储设备虚拟化等)和资源池化;网络级仿真技术平台用于实现物理网络路由与流量在虚拟设备组成的网络上的孪生复制;
(2)“2”个自动化配置。培训资源自动化配置是基于培训用系统的资源池化,实现培训实验环境的自动化建立与配置;而课件实例自动化配置,则针对常用培训实验环境建立环境课件库,在需要开展培训时,自动化建立课件实例,以支持快速及无偏差的实验环境建立;
(3)“2”个支撑平台。业务过程支撑平台面向培训业务本身的流程(申请、审批、资源组织、课程开放、效果评估、档案记录等环节),提供基于技术平台的支持;自动化管理支撑平台,用于实现对培训资源自动化管理与配置,同时用于将资源管理与过程支撑进行整合。
在上述六个核心关键环节之外,通过软件定义培训架构仓库的建设与运营,能够保证软件定义培训框架的PPTR四要